大三下的后半学期,华为 HR 突然找到我问我要不要去华为实习(后来发现应该是华为 HR 拿到了学校 ACM-ICPC 获奖名单来一个一个找的)。我当时就想,暑假反正没啥事干,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工业界体验一下,顺便刷个实习经历以后好在简历上多写一行。于是乎就投简历了。简历交上去后,按照 HR 的指示,投了华为 ICT 计算产品线的通用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实习岗位。

个人情况

实习经历

项目经历

无,只有把某些课程的大作业勉强写上凑数。

竞赛经历

只有两块 ACM-ICPC 的铜牌(太菜了)

简历制作

  • 个人信息+联系方式
  • 教育背景(什么学分绩、四六级、雅思啥的都写上去)
  • 项目经历、竞赛经历、实习经历

用 markdown 写的,特别简陋,特别“敷衍”,交上去的时候还是感觉挺尴尬的。

PS:在此之前投过 GitLab 远程实习。估计是简历的原因,直接就被刷了。

面试过程

职业风格测评

HR 让做的职业风格测评,我挂了两次,第三次才过。就是一个测试网站,做题的时候要清醒,别前后有关联的题目选择时出现矛盾的情况。做的时候不要管那么多,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正能量”一些(

上机考试

华为规定,ACM-ICPC 拿过奖的,免机考,所以我就免了。但是听其它有的人说机考编程题的难度不大。

技术面试

首先自我介绍,然后问了一些专业上的情况。这个面试官有点秃顶,一看就很强。他说他们搞存储、纠错啥的。我啥都不知道,听得我一脸懵😭。

他又问我有没有什么项目经历(没有)。

之后又问我在竞赛中用过什么算法/数据结构。我当时脑抽随口就说了一个 LCT(Link-cut Tree,给自己挖坑嘛这是😰),然后他要我讲这玩意的具体思路。我当时结结巴巴说了一堆,讲的很不好。

之后面试官又让我现场做一道力扣上的弱智题。可能是因为太紧张?做了好一会才做出来。

结束技术面试之后感觉自己可能会被挂吧,总之不太好。

主管面试

没想到技术面试过了。接下来就是主管面试。就比较随意地跟部门主管聊嘛,聊的还行,比较放松。

薪资待遇

华为的实习生统一 6000 元/月,如果家和学校都不在当地,外加 1000 元/月的房补。另外去的路费可以报销。

我是在杭州研究所实习,食堂饭菜一般,偏贵。

有免费健身房(懒,没去过)。

活动挺多。

杭州夏天真的是太热了,哪都去不成👿。

周一到周五保证核心工作时间在岗(9:00 - 17:30)并且每天 8 小时(8:00 - 17:30 或 9:00 - 20:00)的工时就行。原则上实习生不加班,加班也没有加班费,但是想拿晚上的免费夜宵需要待到 20:35(为了让你多加会班,算是比较鸡贼)。

待遇看起来一般吧。

工作内容

我到了之后就被分配到 AI 的小组,具体是搞计算机视觉的。我有点纳闷,这和技术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讲的内容可以说毫无关联。后面听 PL(Project Leader)说,他看了我的简历觉得还行,就捞过来搞计算机视觉了。

所有的实习生被安排一个导师 mentor 和一个主管(一般是 PL)。导师人很 nice,监督指导我的工作并在空闲时解答我的疑惑。整个小组氛围挺好的,看起来压力好像也没想象中那么大。

我导师没让我参与组内的工程项目,而是进行预研:CV 领域里面自监督学习算法的广泛调研和某一自监督学习算法论文的复现(虽然最终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调研的论文都是最新最前沿的(有的论文还是前几天刚出的,甚至还调研到了我们学院老师头上😂)。事后自觉收获颇丰。

平时也有摸鱼。

总结

总体来说,感觉在挺不错的(会不会因为是实习生,并且没有后续正式入职的需求),算是一段满意的实习经历。看作为正式员工的同事们加班也没想象当中那么严重(一般就每周周一、二、四加班到晚上九点、月末周六全天加班)。压力还是有的,杭研所为例,年轻人特别多,像个学校(35 岁退休应该是真的?)后续也投了华为的秋招,弄着玩的,就算 pass 了也不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