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与应用 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
无线网的传输介质
利用空间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
结点:固定、移动
优势:不需要铺设线缆、安装简单、使用灵活、易于扩展
无线传输与有限传输的主要区别
- 信号衰减变化多样
- 信号在无线传输介质中衰减速度常常比有限传输介质大
- 无线信号在穿过不同物体的衰减速度不相同
- 易受干扰
- 相同频段相互干扰
- 无线信号更易受电磁噪声干扰
- 具有多径传播的特性
- 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走过的路径不同,接收方收到的叠加信号模糊不清
- 物体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移动,多径传播对接收信号影响更大
无线传输技术
- 目标:充分利用信道、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 扩频
- 跳频扩频 FHSS
- 直接序列扩频 DSSS
-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 多入多出 MIMO
- 红外 IR:目前很少使用
无线局域网的信道
- 信道:将使用的频带范围划分为多个子频带,这些子频带被称为信道
- 目标:提高通信效率,减少无线局域网之间的相互干扰
- 一个区域内可以部署多个无线局域网
- 每个无线局域网可以采用不同的信道
- 每个无线局域网工作时只能使用一个信道
802.11a和802.11g信道划分
- 2.4~2.485GHz,共85MHz
- 划分为11个信道,有的信道之间存在部分重叠
- 一个区域最多建立3个互不干扰的无线局域网
802.11体系结构
WLAN的基本组成部件
- 无线主机:具备无线局域网接口的、能运行应用程序的系统设备
- 无线访问接入点AP:类似于有限一台主交换机,用于转发无线主机信息,连接分布式系统
- 分布式系统
- 无线传输介质
基本服务集BSS
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
- IBSS不存在核心结点,各无线结点地位平等,数据传递不需要中间站点转发
- BSSID:IBSS标识符
- 48位随机数,由IBSS发起者随机选择形成
- 通信时需携带BSSID,以表明属于哪个IBSS
- 自组无线局域网 Ad Hoc:按IBSS方式组成的无线局域网
- 特点:不需要其它固定设施,可在需要时临时组成,简单、快速、经济
- 适合环境:办公会议、军事、野外作业
带AP的基本服务集
- AP是BSS的中心结点,结点间的信息传递须由AP转发
- BSSID:AP的48位MAC地址,该BSS由AP代表
- 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利用AP组建的无线局域网
- 特点: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可实现无线网络和其它网络的互联
- 适用环境:办公自动化等领域
- 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是目前最常见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
扩展服务集
ESS由多个带有AP的基本服务集通过分布式系统连接而成
利用ESS组件的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
如果ESS中BSS的覆盖区域相互交叠,那么无线站点在ESS中移动就不会失去连接
SSID标识符
- ASCII字符表示,最长32byte
- 安装AP时由网络管理员设置
关联与加入
与AP关联
- 安装AP时,管理员配置AP的SSID和AP使用的信道
- 开始运行后,AP周期性地发送信标帧,信标帧包含AP的SSID和MAC地址
- 无线站点扫描所有信道,监听该区域AP发出的信标帧
加入IBSS
- 用户需设置SSID和信道号
- 加入:扫描所有信道,监听信标帧
- 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相同SSID信标帧->该站点为第一个站点,建立和初始化IBSS(选择一个48位随机数作为BSSID,发送信标帧)
- 监听到相同SSID信标帧->IBSS已存在(保存BSSID值)
- 维护:周期侦听信标帧
介质控制访问方法和帧结构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A
- 无线局域网设计借鉴了有限以太网设计成功之处
- 相同:结点发送前侦听信道,忙则等待
- 不同:采用的是冲突避免(CA)而不是冲突检测
- 为什么不采用冲突检测(CD):实现冲突检测能力的网卡代价很大
- 为何需要确认:不能检测冲突,不知信息是否正确到达
RTS和CTS
引入:发送结点不侦听信道,不检测冲突;如过冲突帧很长影响信道利用率
RTS和CTS机制
- RTS和CTS的帧长度很短,期中携带信号预约时间,用于通知其他结点在预约时间内不会占用该信道
- 发送数据前,发送结点先发RTS,收到RTS后,目标结点回送CTS;收到CTS后再预约时间内发送2正式数据
- 即使RTS CTS帧冲突,也不会占用太长时间信道
RTS CTS机制同时解决了隐藏终端的问题
802.11帧格式
比以太网帧格式复杂得多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
Comment
GiscusGitalk